吉林省“十三五”文化影视出版行业发展扫描
长春
长春 > 资讯 > 正文

吉林省“十三五”文化影视出版行业发展扫描

本报记者 马璐 王皓 李梦溪 裴雨虹 纪洋

“十三五”期间,我省文化领域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在影视创作、舞台艺术、繁荣文艺、数字出版等方面佳作频出,精彩纷呈。

影视精品层出不穷

长影集团创作的电影《老阿姨》获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十三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第十六届平壤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多项奖项;电影《守边人》获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奖;电影《黄大年》在2019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入围主竞赛单元、获得2019年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0年第十五届长春电影节提名奖;长影参与出品电影《春潮》获得第十五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奖,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奖和最佳导演提名奖。

在广播电视方面,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九大、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吉林省全球推介活动等重大宣传报道任务。2016年至2020年6月,在央视《新闻联播》发稿494篇,频道发稿2741篇。

精品制作取得新发展。《晓声长谈》《疯狂的匣子》《有理走天下》《好人帮》等品牌节目和品牌主持人影响力日益凸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电视剧《九九》《和妈妈一起谈恋爱》《王初一与刘十五》等作品热播并荣获多项大奖;电视剧《黄大年》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7年度电视剧突出贡献奖和第二十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剧作品奖提名奖。电视剧合拍项目《海棠依旧》获得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十一届“飞天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优秀电视剧奖、第二十九届“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林海雪原》获得第三十一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提名奖,《绝境铸剑》《人民总理周恩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剧目名单。系列纪录片《过年》从2015年起连续6年在春节期间登陆央视纪录频道,成为“吉林纪录”的重要品牌。纪录片《追逐雪线》及《天地长白》栏目制作的《家宴》《五彩绣枕》《关东酒事》等短纪录片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全省文联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眼爱国主义题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白山松水地域文化题材创作,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组织创作电影《大太阳》《信义兄弟》《辛亥革命》《云上学堂》《老阿姨》,歌曲《乘梦飞翔》和《儿女情长》等文艺作品,并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华表奖”等奖项。选送的雕塑《孔子讲学》、国画《峥嵘岁月稠》、油画《民族脊梁》、舞剧《红旗》、群舞《天空下的呼唤》、吉剧《蒲公英》《狼妻》、二人转《楼上楼》、音乐《吉林省民俗风情组歌》《大合唱——长白山交响曲》、摄影《乡愁吉林——长白山脚下的传统村落》,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国文联“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项目、青年文艺创作扶持项目。推选的组画《红色记忆》《走出廊桥》《毛竹·工》《焦坑东南》、国画《丝路往事》《道德模范郭明义和郭明义爱心团队》《筑梦》《轻轻的问一声我的家》以及“东北地方戏曲青年导演人才培养”专题培训,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青年艺术人才资助项目和文化部主题创作项目,其中“东北地方戏曲青年导演人才培养”专题培训,是省文联第一次在此类项目上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将有效地改变我省地方戏曲青年导演匮乏的状况。

文学创作成果丰硕

全省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扎根热土,潜心创作,勇攀高峰,在文学创作、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显著成果,向打造北方文学高地的目标更近一步。

2019年,我省出版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吉林省重点文艺丛书”。经过积极筹备与及时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题材的5部重点文学作品大部分已经出版,部分作品即将与读者见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省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的主题征文活动,收到的征文作品律诗、绝句、古体诗在多个媒体平台展现,得到读者广泛关注和好评。

近年来,我省文学作品取得较大突破。李发锁的报告文学《围困长春》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谢华良的儿童文学《陈土豆的红灯笼》获第十五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许连顺创作的《舞动的木偶》(朝鲜文)获得12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奖,朱霞获翻译奖;网络作家王超获“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提名。

充分发挥文学母本作用,影视戏剧文学别有风采。青年剧作家成孝湜创作的电影剧本《黄大年》《我非英雄》《乌兰牧骑》分别在《中国作家》头题刊发。青年作家王奎龙编剧的作品《我在锡林郭勒等你》《黄大年》分别在央视八套、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青年作家林晓琳创作的电影剧本《让爱回家》获第十五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奖。

舞台艺术星光熠熠

“十三五”期间,我省舞台创作深耕本土,打造品牌。观众戏迷收获颇丰,艺术人才大展身手,吉林舞台备受瞩目。

近年来,我省相继实施了吉剧振兴工程、吉林歌舞品牌建设工程、京剧高派基地建设工程、吉林二人转传承发展创新工程等重点艺术振兴工程,带动京剧、交响乐、民乐、舞蹈、二人转、话剧、曲艺、评剧以及黄龙戏、满族新城戏等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取材于吉林厚重历史和风土人情的舞台艺术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备受瞩目——革命历史题材京剧《杨靖宇》在京、津、沪、苏、浙、吉等6省(市)巡演100余场,入选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剧目;大型朝鲜族舞剧《阿里郎花》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荣获金奖;舞剧《人·参》入选“2018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和“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入选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全国10部)。

好作品需要好平台展示,好平台助推好作品诞生。“十三五”期间,吉林为全省各地各级文艺院团搭建起了多个全省性艺术展演平台。每两年一届的“吉林省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和“吉林省优秀戏曲剧目(吉剧)汇演”挖掘出一批批优秀作品和人才,让地方戏充满活力;“吉林省优秀剧目晋京展演”每年向首都展示一批优秀的吉林作品;覆盖全省各级各类专业文艺院团和高校、民间文艺团体的“吉林省首届艺术节”,调动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的积极性;每年几千场的送演出下基层、几百场的省级公益和低票价惠民演出、戏曲进校园演出,都为艺术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和更充足的创作灵感。

传统出版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突出出版主业,把中国故事和吉林故事讲好讲精彩,持续在抓原创抓精品抓项目上担当作为。图书《理论自信》《陈土豆的红灯笼》分获第十四届、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文化自信》入选国家“迎接党的十九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普劳图斯》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等图书荣获年度中国好书奖。落实出版“走出去”战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4年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集团加快推进传统出版转型升级,打造“互联网+”出版发展新模式。加大数字出版转化力度,构建新型营销发行体系,完善多阅网等平台建设。“吉林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国家标准应用与流程管理系统建设——新媒体数字出版基础建设项目”“MPR国家标准和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融合项目”“吉林出版集团多媒体融合以及数字化标准和大数据应用项目”“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互联网+’书店升级项目”4个项目入选“十三五”出版转型升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