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配料表,让饮料中的糖无所遁形
长春
长春 > 生活 > 美食 > 正文

学会看配料表,让饮料中的糖无所遁形

糖是人体的能量来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但过量摄入糖也会造成很大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当前,健康饮食成为潮流,消费者在选择饮料等产品方面,也希望能够更加健康。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看配料表,了解产品成分。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产品。

对于饮料消费,业内专家认为,无论是含糖饮料还是标称“无糖”的产品,都不能多喝,从健康角度,喝凉白开、矿泉水等不加糖的纯水是最佳选择。

糖摄入过量有害身体健康

糖作为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调节情绪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不管是天然的糖类,还是添加的糖类,被人体摄取后,都需要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才能够被人体利用。

资料显示,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多糖等。日常生活中,具有明显甜味的碳水化合物多为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因此,碳水化合物常被理解为广义的“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曾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通常来说碳水化合物含量约等于含糖量。适量摄入糖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如果糖分摄入过多,人体心脏负荷会过重,甚至引发甜食综合征,造成人体免疫能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

以含糖饮料为例,浙大一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沈建国曾介绍,普通人长期摄入含糖饮料不仅影响食欲,还会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取,对肾脏、肠胃、皮肤、骨骼、牙齿等均会造成严重伤害,导致肾结石、肠胃功能失调、骨质疏松、牙髓疾病等。

为预防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糖摄入限量的建议,将儿童和成年人的游离糖(指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相当于每天最多摄入50克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提出,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2019年7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强调了糖尿病在我国的多发性,并提倡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该计划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科学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看配料表可帮助选择合适产品

在健康饮食成为趋势的背景下,许多人既偏爱喝饮料,舍不得那口甜甜的感觉,又希望能喝到相对更健康的产品。这就需要会看饮料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和配料表。

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均需在配料中进行标注。配料表必须如实地标注生产这种食品所用到的每一种原料,包含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配料表的顺序应当根据配料加入量从多到少排列,也就是越靠前,含量越高。

然而对消费者而言,配料表中的“玄机”却常被人忽视。大部分消费者仍然只看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而忘记了看配料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根据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发布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近半数消费者因“看不懂”,购物时几乎不看营养标签和配料表。

与此同时,却有超七成消费者重点关注含量很少的食品添加剂,八成以上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关注“无添加”“零添加”“不使用”等表述,超六成消费者认为有这样标识的产品比同类产品更好。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目前全世界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超过1万,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环保局登记许可的食品添加剂也达到上万种。相比之下,我国现有食品添加剂仅2000多种,且每年获准使用的新添加剂种类仅十余种左右,审批速度较慢,很大原因是考虑到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

“无糖”产品不一定没有糖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宣称“0添加糖”的饮料,但实际上,标注了“无糖”并非真的不含糖。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每100ml饮料中含糖≤0.5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饮料。

很多时候,消费者通过配料表虽然无法发现“糖”的存在,但却可以看到蜂蜜、浓缩果汁等成分。食品工程博士、科普工作者云无心在科普文章中表示,苹果、梨、西瓜、葡萄等,浓缩汁其实都是70%左右的糖浆。不少产品中虽然不含蔗糖,却用了果糖、果葡糖浆等替代,依然含有糖。

4月13日,新京报记者在天猫平台发现一款茶饮料,无论是宣传图片还是商品展示的名称上,均标有“0糖”的字样,但从产品配料表来看,虽然没有蔗糖,但却有含糖的柠檬浓缩汁以及甜味剂三氯蔗糖。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表示,生活中常见的蜂蜜、果汁、浓缩果汁的主要成分是单双糖,产品中添加了这些成分跟加糖其实是一样的。此外,枫树糖浆、玉米糖浆、麦芽糖浆、果葡糖浆(又叫高果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转化糖浆、葡萄糖浆的主要成分也是单双糖,看到配料表中有这些成分,说明产品中也是有糖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配料表中,有些成分虽然名称含“糖”,但其本身并不算糖,也不会产生与糖一样的风险。

云无心表示,这类成分一种是“低聚XX糖”“聚XX糖”,比如厂家的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聚葡萄糖等等。他们共同的特征是都不能被人体的消化液消化吸收,而只能被肠道菌群利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益生元”。它们不仅没有糖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反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有利于总体健康。另一类是“XX糖醇”,比如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等。它们被吸收之后也不升高血糖,所以也基本上不产生糖对健康的不利作用。

实际上,无论是含糖饮料,还是标称“无糖”的产品,过量摄入对身体都没有好处。阮光锋认为,白开水制作简单,经济实惠,饮用方便,符合人体需要的用水。“如果你能每天都喝凉白开等纯水,并且喝足量,这当然最好的。”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