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集篇幅的《春色寄情人》,如果按照它原本的播出节奏,正好横跨五一假期,假期是这部质感不错的剧集热度与口碑继续发酵的极好契机。奈何,假期刚开始,平台就忙不迭开启超前点映,是可以赚一笔点映费用,但剧集正常的宣发节奏也被打乱。根据云合有效播放数据,该剧原本勉强S+的评级,超前点映后直接跌为S级。
《春色寄情人》海报
替《春色寄情人》感到可惜。即便它还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它确实是时下国产偶像剧中少有的形式和内容体现出“现代”品格的作品。
形式上“现代”,因为它精短。市面上的都市情感剧动辄35集以上,《春色寄情人》21集刚刚好。
观看日韩偶像剧,或中国台湾地区偶像剧的观众,时常感到纳闷:明明可以在8-16集篇幅内讲完的爱情故事,为何内娱的偶像剧屡屡奔着三四十集的篇幅去?这与电视台的播出模式、观众的收视习惯等相关,但归根结底,是内娱很多偶像剧“注水”,只为增加集数、抬高剧集的售价。
如果依照其他偶像剧的德性,《春色寄情人》有太多可以“注水”的地方。比如男主角陈麦冬(李现 饰)与爸爸妈妈的故事,女主角庄洁(周雨彤 饰)与她前男友的纠葛,都是注水剧热衷于扩展的副线剧情。《春色寄情人》均点到为止,能简单带过就简单带过,能不累赘就不累赘。
陈麦冬(李现 饰)
庄洁(周雨彤 饰)
国产偶像剧“注水”的另一大法,是打造各种极品人设,将本可以迅速解决的情感冲突故意拖延,通过冲突、化解、再冲突、再化解的循环来拉长故事线。
比如假设陈麦冬的奶奶(方芳 饰)是“极品奶奶”,那她会因为庄洁残疾,各种反对孙儿与她的恋情。好在《春色寄情人》没来这一套。陈奶奶知道庄洁残疾后有些震惊,冷静下来立即“警告”孙儿,“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歧视残疾人”。
陈奶奶(方芳 饰)其实很可爱
假设庄洁的母亲廖涛(刘琳 饰)是“极品妈妈”,她可能因为第一任与第二任丈夫接连意外离世,对孩子产生欲罢不能的控制欲。《春色寄情人》竟然在热搜上营销“庄洁妈妈 窒息”的词条——多么陈旧的思路,真以为这种营销方式会吸引观众?事实上,剧情压根没这么压抑。廖涛虽然一度因为女儿残疾、担心女儿在恋爱中吃亏而口不择言,但第二天母女就和好,下一集母亲就已经“放手”。
廖涛(刘琳 饰)对着丈夫的遗像嘀咕。她其实是个很好的妈妈
形式“现代”,因为创作者的思路“正常”——书写的是正常的人,正常的关系,而非以各种俗套又极端手法堆砌各种虚假悬浮的戏剧冲突。
《春色寄情人》的内容,也做到了真正的“现代”。
判断一部偶像剧的爱情观是否“现代”,有一个简单直接又有效的方法:女主角的“自我”,在爱情中处于怎样的状态。她是否依然坚持个体的独立性,依然主张个体应当有自己的梦想、事业、兴趣和朋友圈,而不是完全围绕着伴侣转?她是否依然具备自主权和决策能力,能够基于个人意愿和理性思考做出选择?她是否在爱情中仍能持续个人成长,实现自我价值,而非将爱情视为唯一的成长动力或终点?
很多以当代为背景的偶像剧,虽然拍得非常时尚新潮,它们的爱情观却相当陈腐,陷入一个严重的误区——以女性在爱情中“自我”的失去,作为男性宠爱的依据、作为恋爱“甜”的表征。
比如在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霸道总裁”,虽然总是“霸气护妻”,但这种霸气时常无视女方意愿,削弱女方的选择权和自主性。
比如对女方进行全方位照顾和保护的“爹系男友”,看似体贴入微,实则阻碍女性的个人成长和独立性发展。
又比如“恋爱大过天”“爱情至上”的浪漫化爱情刻画,女主角将爱情视为生活的全部,其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等其他重要面向被边缘化,忽视了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由此,很多偶像剧所谓的“甜”——男方罩着女方、男方帮女方摆平一切困难、男方将女方宠成“生活低能儿”,或者女方为了爱情放弃一切、奋不顾身,本质上是对女性“自我”的一种侵蚀,强化女性对于男性的依附关系,贬低女性的个体价值,阻碍女性的自我实现。
《春色寄情人》剧照
《春色寄情人》中,李现饰演的“现男友”温柔体贴且极具魅力,但这部偶像剧的真正戏眼在庄洁身上。她的选择,主导着她与陈麦冬爱情的走向。
陈麦冬是小镇上的遗体美容师,庄洁是上海的职场精英,是一名业绩出众的医疗销售员。陈麦冬与庄洁在中学时代有美好的情感萌芽,时隔多年,庄洁回到小镇,与陈麦冬重逢并再次发生交集。感情的火苗燃烧得又快又旺。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地理上的差距,是大城市与小城镇的不同选择,是事业追求的不同。
陈麦冬是不可能跟庄洁去上海的——在“返乡剧”中,年轻人回乡创业,不仅政治正确而且道德正确。需要做出选择的是庄洁——她要为了爱情,放下她在上海的事业,放下她的追求吗?
我们选取庄洁与陈麦冬关系的三个节点,来观察庄洁“自我”的变化。
庄洁多年后与陈麦冬第一次重逢,她春心再次萌动,并在返回上海的动车上“强吻”了陈麦冬。但她认为,自己与陈麦冬是不可能的。
第6集,回到上海的庄洁道出不可能的原因:“一个曾经只能靠拐杖丈量世界的人,千里迢迢地在这儿扎了根,已经是奇迹了。我走在上海的街上,不会有人留意我的腿,路过每一座桥,也没人会关心我的爸爸是怎么没的,在这儿,只要足够强,人人都可以住进高楼,然后看更高的东方明珠。我有时候甚至觉得,大家的精明、冷漠也不是什么缺点,所有人都在努力地赛跑,拿名次,得奖励,规则很清晰。”
庄洁喜欢上海的包容与平等,喜欢上海拥有更多的机会、更清晰的规则、更公平的竞争。上海对她而言,是重建自信、实现个人价值的地方,她要在这里扎下根。
陈麦冬的位置,次于她的“自我”,为了“自我”她可以放弃陈麦冬。“我确实很喜欢陈麦冬,一直就是。但我更喜欢上海和我自己。”
庄洁的“自我”,高于陈麦冬
继父意外去世后,庄洁辞职回家陪伴家人,她与陈麦冬的感情已经正式确认。此时的她,还是准备随时重回上海。
第14集,庄洁躺在陈麦冬的怀抱,告诉陈麦冬:“我的职业没有你伟大,上海也不是我的家,但它们对我来说都挺重要的。我想建功立业,想受人尊重,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我不想委曲求全,不想嫁给你五年、十年以后,恨自己、恨你,靠想象去揣测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我不想为了你,变得不像我自己。”
庄洁爱陈麦冬,但不会因为他而失去自我
庄洁爱陈麦冬,但她更重视个人独立性,她希望保持个性的完整,不愿意在关系中妥协到失去自我追求的地步,不愿意让自己的人生轨迹被预设或限制,而是希望通过努力去探索并实现那些可能。即便面临分离和未知的挑战,她也愿意承担风险,以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和满足。
陈麦冬的位置,次于她的“自我”,她无法为了陈麦冬放弃“自我”。
在庄洁真正跨越内心障碍、让陈麦冬看到她的残肢,完全地接纳陈麦冬,已经与陈麦冬订婚,也知道自己的生活中一定要有陈麦冬——“我绝对不能失去陈麦冬”,庄洁依然决定和闺蜜回上海创业,和陈麦冬异地。
第20集,重回上海并出色完成创业第一步的庄洁,和闺蜜王西夏(万鹏 饰)再次看着阳台外的东方明珠。闺蜜说,“你知不知道你下午的提案有多了不起,简直就是熠熠生辉,我都为你着迷。所以庄洁,回来是对的,这里就是你的舞台,可不能放弃了。”
庄洁也笃定地说:“我知道。我没想过放弃。”庄洁只是有些不解,自己为什么会被一座电视台困住。闺蜜告诉她,“怪不着塔,我们每个人都是被自己困住的”。
东方明珠电视塔,是庄洁“自我”的某种化身
庄洁如此深爱陈麦冬,但她还是放不下上海,她依然“被自己困住”。“被自己困住”并不是贬义词,诚如此前庄洁对陈麦冬说的,“人,只有先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如何爱别人”,个体需要首先学会尊重、照顾和理解自己,只有当一个人拥有真正的自我,内心足够强大和充实,她才能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去爱他人;无论爱情还是婚姻,都不应寄望于伴侣来完成“自我”,而应共同成长,各自承担起自我成长的责任。
陈麦冬的位置,仍然次于庄洁的“自我”,陈麦冬困不住她,只有她的“自我”才能。
这是《春色寄情人》真正“现代”的地方——不论庄洁与陈麦冬的感情进行到哪个阶段,观众都能鲜明且直观地看到庄洁不曾动摇过的“自我”——她要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上,追求自己的事业,成全自己的野心。
她的爱情观也是真正的“现代”。爱情不是试图改变对方,而是接受并欣赏对方的独特性;爱情不必成为放弃个人兴趣、梦想或事业的理由,而是鼓励双方在维持关系的同时,继续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相互慰藉,共同创造一个既充实又自由的情感世界。
当然,保持自我不意味着忽视伴侣的感受。双方应坦诚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解决关系中的问题,以建立健康稳定的恋爱关系。这倒是庄洁需要学习的地方。
剧情终了,庄洁并未回到小镇,她与陈麦冬继续保持异地恋的关系。他们如何解决异地恋的问题,亦或者他们之后的感情是否面临挑战,都不得而知,其实也不足为惧。无论感情走向如何,拥有强大的自我,人生终究不会迷失。
作者:曾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