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六千多节支教课 化为乡村娃眼里的光
长春
长春 > 生活 > 时尚 > 正文

公主岭六千多节支教课 化为乡村娃眼里的光

在公主岭市怀德镇中心小学校的文艺汇演上,孩子们表演舞蹈《万泉河水》。 宋思莹 摄

在公主岭市怀德镇中心小学校的文艺汇演上,孩子们表演舞蹈《万泉河水》。 宋思莹 摄

对于普通人来说,15年是什么概念?在“让音乐点亮孩子们的心灯”支教团队的老师眼里,15年,是走过的11所学校,是给孩子们上过的6000多节课,是从家往返于支教学校的8万公里路程,更是无数个难忘的回忆和感动的瞬间。在他们的悉心守护下,一群乡村的孩童在偏僻的土壤中默默生根发芽,开出了最美的花。

空缺的心灵,让音乐来填补

15年前,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武文斌偶然间接触到乡村的孩子。看着乡村孩子们对乐器那种如饥似渴的眼神,武文斌的心里隐隐作痛。就这样,陈晔和几位同为音乐老师的伙伴立即行动,成立了“让音乐点亮孩子们的心灯”支教团队。

作为长春市少年宫的一名老师,陈晔也加入了支教团队。陈晔对15年前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候大家都没有车,只能坐大巴车去支教。”每周四清晨,几位支教老师早早前往集合地点,一起出发。

“那时冬天屋里很冷,老师和孩子们只能烧炉子取暖。”尽管条件艰苦,孩子们上音乐课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学校设备不齐全,支教老师们便自掏腰包,给孩子们购置乐器,从简单的非洲鼓,再到复杂的古筝、手风琴、尤克里里。在音乐的感染下,孩子们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

在九台区饮马河中心学校,当陈晔上完最后一节课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女孩儿怯懦地站在角落,看向她的眼神泛出了点点泪光。她快步走过去,伸开双臂,将那个小女孩儿拥在怀里,此时小女孩儿再也忍不住,泪水从细嫩的脸庞滑落。

“乡村的孩子很质朴,不善于表达,但我知道音乐让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充盈,因为他们的眼里有光了。”陈晔深情地说。

偏僻的角落,用爱播撒希望

“这个小姑娘叫佳佳,舞蹈跳得特别好,还获了很多奖,我总带她去我家里玩”“这是小王,刚考上东北师大附中,成绩特别优秀”“这个女孩家里有两个妹妹,妈妈独自抚养她们姐妹三个,姐姐特别懂事”陈晔的手机相册被孩子们的照片填满,每一张照片、每一个孩子,陈晔都能说出他们的故事。然而,翻到其中一张照片时,陈晔的心再一次被深深刺痛了。

那是陈晔对学生进行家访时拍下的照片。刚走进家里,映入眼帘的画面让陈晔心头微微颤动:发霉的墙壁、破旧的被褥、桌子上冷掉的剩饭……眼前的场景让陈晔的眼眶湿润起来。她蹲下来轻轻抱住孩子:“别怕,还有我们。”

在支教之路上,陈晔不仅用音乐点亮了孩子们的生活,还用爱温暖了他们的世界。有的孩子家境贫困,陈晔便和老师们掏钱承包了孩子所有上学的费用;在资助的第一批孩子初中毕业时,陈晔带他们去文史馆、坐地铁,让他们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有的孩子成绩优秀却没钱补课,陈晔便上网给他们买网课,让他们享受和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资源。这一路上,处处留下了爱的轨迹。

不仅是陈晔,支教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和孩子们之间的温暖故事:武文斌老师买了团队里第一台车,载着老师们前往支教学校,如今这台车已经报废;从农安县华家镇考进东北师大附中的小王在长春住房有困难,王春雷老师把闲置空房给他免费居住;李慧子老师在孩子两岁、婆婆做手术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给孩子们上课。

老师们和孩子们的故事道不尽、说不完,正如老师们对孩子们的爱一般,绵软、悠长。

这份温暖,将持久地传承

“陈老师,我新学会了一种乐器,我弹给你听呀。”几天前,陈晔的手机接到了一个视频电话,手机屏幕显示的是一张男孩稚嫩的脸。看着男孩天真活泼的面庞,陈晔扬起了嘴角:“好呀,等我回到家立刻打给你,听你弹,好不好?”“好。”听到陈晔的回答,男孩欣然点头答应。

挂断视频后,陈晔的脸上止不住笑意,“这是我最近在教的学生,特别喜欢跟我学音乐。”陈晔说,看到孩子们对她这么信任、依赖,这一刻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这样暖心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不久前,陈晔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场孩子们献给支教老师的文艺演出。

看着孩子们站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一个个涨红着小脸儿,一丝不苟地演出,老师们的脸上满是欣慰的神情,这是他们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音乐的力量是强大的,在音乐里,他们不仅能感受到乐曲本身的色彩,还能感受到爱国之情、感受美、感受爱。”陈晔说。

台下的观众里还有一个特别的人,他是陈晔的儿子。在妈妈的影响下,他从上大学时就跟妈妈来一起看望这些孩子,现在已经有七年了。最初,陈晔的儿子在团队里担任摄影师,每去一个学校,陈晔的儿子便用相机把团队和孩子的故事记录下来。参加工作后,他正式成为团队里的一员,经常给孩子们捐款捐物。这不,他又给孩子们带来了满满一车零食,只为孩子们那一张张绽放的笑脸。

陈晔说,这份爱心不仅需要横向传播,还需要纵向传承。如今,团队的微信群已发展到近百人,里面不仅有支教老师,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他们定期捐款,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回顾走过的地方,陈晔如数家珍:德惠白鱼小学、双阳区杏树小学、九台区纪家镇鸡鸣山中心学校……15年,支教老师们的足迹遍布11所学校,路程累计达到8万公里。8万公里的支教路承载着支教团队对于孩子们真挚的关爱和满满的付出,也见证着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未来,孩子们将怀揣这份沉甸甸的温暖,沿着爱的轨迹,奔向更加多彩的未来。眼里有光,脚下有路,人生旅途,一路生花。

长春日报记者 陈 景 宋思莹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