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长春围挡治理现场 “瘢痕”变风景

直击长春围挡治理现场 “瘢痕”变风景

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文、图

原有的红砖围墙拆除后,视野豁然开朗;闲置空地“变身”便民停车场,既缓解了停车难,又让环境焕然一新。

翠泉源公园拆围现场。

翠泉源公园拆围现场。

近期,通过“围栏透绿”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将区内闲置地块进行改造。拆除东岭南街沿线300米长的老式红砖围墙,在原有位置上修建与净水路南侧一致的通透式的围栏。

长春城建集团水文化生态园负责人王新志介绍,这里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原是长春市第一净水厂用于存放大型管件场地。通过整治改造17000平方米,清除垃圾将7000余立方米。其中新修一个3000平方米的便民停车场,可以停放100多辆车,解决市民停车难的问题。其余的14000平方米配合水文化生态园环境,用于草坪铺设,通透式围栏边结合街路绿化种灌木。

在南湖大路与东岭南街,三米多高的围墙内堆放许多杂物,形成一个卫生死角,城市“瘢痕”。此次,南关区鸿城街道办事处按照全市围挡整治治理工作的部署,对院内垃圾进行了清理,地面进行硬化,周边种植了绿化带。

南关区“围墙透绿”改造现场。

南关区“围墙透绿”改造现场。

南关区鸿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东介绍,下一步还将在街角处摆放雕塑小品,将原本的死角变成街心公园。

自3月27日以来,长春市已完成两轮全域摸排,通过“拆退透用留”五维治理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整治问题围挡192处,释放道路、绿地等空间逾72.4万平方米(约102个标准足球场)。其中东岭南街示范段通过改建停车场、绿化美化等“一址一策”改造,成为治理样板。

长春市计划在6月底前制定围挡管理措施,对重要交通节点实施提级审批,建立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切实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和城市空间品质。力争年底前完成主城区全域围挡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