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任务要求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文件精神,总结交流吉林省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阶段性成果,17日,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成果展示教研活动在长春净月高新区东北师范大学华蕴实验学校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打开视频
聚焦区域实践探索
凝聚课改创新合力
活动以“一地一计、一校一策”为导向,系统凝练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区域实践经验。全省2个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6所实验校及净月高新区6个改革实验联盟齐聚一堂,通过成果展示、经验交流、课例研讨等形式,全方位呈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为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明晰方向、提供范式。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净月高新区在课程改革中成效显著。据了解,该区以课堂与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推进大单元教学、全阅读、教学评一体化等六大项目落地。“大单元教学并非局限于单课时内容,而是从深度与广度双向拓展,帮助学生打开创造性思维空间。”净月高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以教学实践为例指出,该区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六个维度目标为引领持续深化改革,回应民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
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慧东介绍,“十三五”以来,该区累计投入超25亿元用于教育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10所,新增优质公办学位近2万个。通过回购民办校、优化学区布局等举措,系统性破解“上好学”难题。同时,该区深化UGS协同教育模式,与东北师大、吉林大学等高校共建12所合作校,通过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域辐射,形成“名校引领、资源共享、集群共生”的办学新格局。
长春市教育局李亚君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长春教育将在打造具有“长春味道”的思政课程、推进具有“诊断作用”的教育改革、融合具有“智能互动”的课堂模式三方面持续改革发力,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肩负起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新使命。
吉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燕春波从政策保障、课堂提质、协同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全省未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使命任务。瞄准课程教学改革这一基础教育的核心,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贯通教育强国的“最后一公里”。
名校示范引领
特色办学亮点频现
“以阅读滋养心灵,以人文培育素养。”东北师范大学华蕴实验学校副校长刘仙玲介绍,该校作为净月管委会与东北师大合作创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以“人文家”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现代意识的文明新人。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东北师大附小在在地化课程改革中成效斐然。该校校长王廷波表示,此次研讨活动为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搭建了成果共享平台,既有助于系统梳理前期改革经验,更能为未来课程教学创新提供方向性指引,“通过区域联动与校际交流,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优质教育成果辐射全国。”
长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春已通过三轮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现教育生态持续优化。未来将以新课程方案实施、核心素养培育、数字化教学赋能为抓手,推动基础教育从“均衡发展”向“优质均衡”跨越,为吉林省教育强省建设贡献省会力量。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交流平台,更通过区域经验辐射与校际智慧碰撞,为新时代吉林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创新动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净月高新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