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多个项目联合发力助推游客沉浸式体验神秘太空,为青少年打开宇宙大门——航天梦从此起飞

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多个项目联合发力助推游客沉浸式体验神秘太空,为青少年打开宇宙大门——航天梦从此起飞

图片

浩瀚宇宙,始终承载着人类的探索梦想;航天事业,更是凝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力量与民族希望。依托长春得天独厚的航天底蕴与科技实力,位于净月高新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5B栋的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打造科普教育、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互动娱乐于一体的研学基地,将深奥的航天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玩、可学的体验。暑假期间,吸引了众多游客步入馆内,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太空奥秘。

1:1复刻“天和”核心舱

解锁航天员太空日常

图片

走进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迎面矗立的1:1还原“天和”核心舱模型,瞬间将人拉入浩瀚太空的情境中。“这是一个完整版天宫空间站的小模型,‘天和’核心舱就是这个模型的中间部分。”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运营部副部长李金坤告诉记者,馆内的“天和”核心舱模型内部高度还原真实的“天和”核心舱,让游客能亲身走进舱内参观学习、体验“太空生活”,这也是馆内最具科普价值与互动性的展项之一。

图片

进入“天和”核心舱模型内部,航天员的“太空之家”清晰展现在眼前:航天员休息区铺着特制的睡袋、航天员就餐区摆放着特制食品,造型独特的太空马桶、水循环演示系统、太空植物培养区、配备专业器械的健身区、连接舱外的出舱口……每一处细节都还原着真实的舱内场景。

走入其中,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此起彼伏的提问声充满舱内:“老师,航天员睡觉的地方怎么这么小呀?”“老师,这里的马桶怎么和家里的不一样呢?”“原来宇航员在太空是这样吃饭、锻炼的!”稚嫩的声音里满是惊叹,眼中闪烁着对太空的向往。

除了静态展示,“天和”核心舱模型内还有诸多趣味互动游戏。游客操纵机械臂,就能尝试完成空间站“对接任务”;通过特制镜头,可切换成航天员视角,俯瞰“地球”;挥一挥手,还能触发AR虚拟拍照功能,与“太空背景”留下专属合影。“孩子之前只在课本和电视里见过空间站,今天能亲手操作机械臂‘俯瞰地球’,比看十本书都管用。”家长郑女士笑着说,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孩子对航天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更深刻。

图片

在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还有不少逼真的太空场景。在“月球基地”,1:1还原的月球车静静停放,依照真实月球土壤成分复刻的“月壤”铺在下方,仿佛将月球表面“搬”到了眼前。

“我们1:1还原复刻的月球车可以前进、后退、原地自转。”李金坤称,就连月球车下的月球土壤也是提取真实月球的地表成分,经过多次调试复刻出的“月壤”,触摸时能明显感受到与地球常见的沙子不同。

航天梦从此起飞

构建立体的“太空世界”

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

图片

还原真实太空场景,打造沉浸式航天体验,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内的展项远不止“天和”核心舱展区、月球车,真实火箭残骸、火星探测器“祝融”……更多的高度还原的展项,共同构建起一个立体的“太空世界”,为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航天体验。

“来到这里,就像真的踏入了太空一样。”家长朱女士感慨道。从入馆开始,孩子们就能换上迷你版“航天服”,瞬间进入“小航天员”的角色。场馆内每一处场景的打造都极具匠心,尤其是八大行星区,巨大的星球模型错落悬置,孩子们穿梭在星球之间,仿佛化身“太空旅行者”,伸手就能“触碰”遥远的行星。更奇妙的是,站在每个星球模型下方,还能听到专属的“星球声音”。“原来星球也有自己的‘声音’,太神奇了!”孩子们仰着脑袋,听着来自宇宙的“低语”,满脸惊喜。李金坤告诉记者:“这些并非虚构,而是通过卫星采集的星球真实声音,经过处理后才呈现给游客。”

神秘的太空氛围无所不在,在展区一角,一个长着多条细长“腿”的“外星生命”不仅触感逼真,眼睛还会动。该模型格外受小朋友喜爱。“这是‘太空怪兽’吗?它会动!”6岁的楚瀚宇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外星生命”的牙齿,兴奋地拉着妈妈分享自己的发现。

漫步至场馆尽头的多维宇宙区,这里更是将“科幻感”拉满。利用灯光与镜子打造出无限延伸的多维空间,蓝色、紫色、绿色的光带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幻境之中。“走进来就像踏入了多维梦境,分不清哪里是现实、哪里是镜像。”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却发现肉眼看到的画面与手机拍摄的画面完全不同,让人想要一探究竟。

设置趣味互动游戏

在娱乐中学习航天知识

除了震撼的场景展示,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内的各类互动小游戏,更是让游客在玩乐中轻松解锁航天知识,成为孩子们最爱的“航天课堂”。

在航天员训练区,“三维滚环”小游戏前总是围着一群跃跃欲试的孩子。7岁的张书景因为身高和体重未达到体验标准,只能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为正在体验的小伙伴加油。

“游客坐在上面,可以体验360度空间旋转的感官冲击,也能初步了解航天员训练的难度。”李金坤介绍,虽然这个转速远低于真实训练,但仍有不少成年人体验后都直呼“头晕”,这也让大家更加钦佩航天员。

图片

相比“三维滚环”,飞船返回舱体验项目的人气更高,等候体验的游客常常排起长队。这个根据真实飞船返回舱复刻的模型,内部座椅的角度与航天员执行任务时的座椅一致。游客坐进返回舱,戴上VR眼镜,就能沉浸式感受从外太空返回地球的过程。刚体验完的王同学摘下VR眼镜,还沉浸在刚才的场景中,想排队再体验一次。

除了动态体验项目,场馆内的裸眼3D小剧场同样人气爆棚。“我最喜欢‘宇宙大爆炸’剧场,坐在中间的时候,恐龙好像真的来到了我身边。”周同学兴奋地说,这种裸眼3D效果让科普影片变得像“科幻大片”,看完后还能记住很多知识点。

在场馆的二楼,“神笔马良”体验区则是孩子们的“创意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星球模样:有的星球长满彩色条纹,有的星球周围绕着发光的光环。将这些画作放在设备上,这些星球瞬间“活”了起来,并出现在眼前的大屏幕上,在浩瀚的“宇宙背景”中旋转、发光。“你看!我的星球在动!”孩子们指着大屏幕,激动地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宇宙创作”。

开设完整课程体系

让航天梦在研学中生根发芽

图片

不止于“看”和“玩”,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更致力于打造系统化的航天教育平台,让航天知识真正走进青少年心中,助力航天梦的成长。

该场馆以我国卫星发射、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月球探测等航天领域的发展为线索,集成人工智能、软件编程、通信技术等前沿知识,紧密融合各个学科课程标准,建立了“航天课程”“航天创客”“航天科普”等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基础的航天知识科普,到进阶的编程实验、动手实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水平,设计了10余种研学课程,兼顾趣味性和知识性。”李金坤介绍,目前馆内已开设了太空种子种植课、立方星编程实验课、八大行星科普、火星车科普、太空与力学科技秀等研学课程。此外,还针对低龄儿童开设制作火箭模型、航天英雄故事会等特色活动——孩子们化身“小小航天工程师”,拿着零件拼装火箭模型,在动手过程中了解火箭的构造;听着航天英雄的故事,感受杨利伟等航天员的勇敢与坚持。每次活动都座无虚席,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认真的模样,让人看到航天精神的传承力量。“我以后也要当航天员,去太空探索知识。”刚听完航天英雄故事会的小学生李同学坚定地说,要以航天英雄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为了让航天教育更具多样性,场馆还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李金坤透露,接下来,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将在9月份推出“夜宿观星”活动——夜晚,游客们可以在馆内搭建帐篷,伴随着“太空场景”入眠;还可以在专业天文老师的指导下,用高倍天文望远镜观察星星,学习辨认星座、了解星球运行知识,亲身感受“手可摘星辰”的浪漫。

“星辰指引方向,梦想铸就未来”,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用一个个逼真的展项、一场场有趣的互动、一堂堂生动的课程,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点燃他们的探索欲,让航天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支撑中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参天大树。

来源:长春日报、筑梦星辰航天科教文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