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总理”吴亚琴:被居民需要是最大幸福

“小巷总理”吴亚琴:被居民需要是最大幸福

居民的大事小情,都装在她的心里,每天奔波的脚步从未停歇……26年的社区工作生涯,吴亚琴引领居民探寻一条走向幸福安康之路。

吴亚琴,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曾被选举为吉林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居民们亲切地叫她“小巷总理”。

热心服务居民感觉舒坦不愿挪窝

“换卡跟开支不开支没有关系,到时候我们帮您联系银行,您这么大岁数,人家银行能给您开绿灯行个方便。”

9月16日午后,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长山花园社区,吴亚琴正在给居民答疑解惑。83岁的高大爷想更换医保卡,独自去银行办理,因为没弄清办理程序又回到社区。高大爷告诉记者,这已经不是吴亚琴第一次给他“支招”了,日常生活中,吴亚琴热心肠,处处为他们老年人着想。“自来水改造、煤气改造、房子保温改造,路重铺的……现在这几年整的小区环境挺好,我的孩子让我到他们家去,我说有吴亚琴在我就不挪窝了,在这每天的日子心里都热乎乎,舒坦着呢!”

长山花园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由楼房区、平房区和拆迁待建区三部分组成。面对这些情况,社区发挥能动性,积极想办法、谋举措,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党员、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探索出“党建领治、居民自治、服务善治、平安法治、文化德治、社会共治”为内容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坚持不懈泥泞街道铺出50米红砖路

1995年,吴亚琴来到团山街道,当时情景不堪回首:没有一条柏油路和方砖路、也没有绿化的树和种植的花,雨天要出门必须脚上裹着塑料袋,泥泞不平的路,穿白袜子回来都变成泥袜子,自行车推不动,只能扛起来走。修路,这是吴亚琴来到这里第一项工作,当时政府只提供了一些红砖给平房来用,而当时她负责的是楼房区,楼房区是归工厂负责不归政府管,工厂没有解体,所以政府没有责任将多余的砖拿来给工厂用,经过吴书记坚持不懈地去问去要,最终要来了四大卡车红砖,这是她当社区主任以来第一件让居民群众看到希望的事情。四大卡车红砖就在所有的门前铺了一条50米长的红砖路。

铺设红砖路时,只有几名党员帮忙一起修路,是吴亚琴一点一滴地感动他们,他们才愿意走出家门一起为社区做点事情,但是对于修路来说人数还是很少,所以她决定去找工厂的人来帮忙,最后工厂领导了解到这条路修建的必要性,给全厂放假两天,让厂子里的工人一同出力修路。“当时经济条件不好,没有相机,否则那个时候大家一起修路的感人画面应该记录下来,即便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红砖路,也铺得让人看着很养眼,有的人把砖敲开成一半一半的,立成小狗牙;有的是横一块竖一块,铺成那个席花型的,全体职工家属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带着热切的希望,盼着能够有一条出行方便的路。”吴亚琴说这是一个正确的起点,能够解决他们的出行问题。

红砖路将吴亚琴和社区居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她让所有的居民看到了她为居民服务的热情和坚持。吴亚琴说,这是一条她心中通往幸福生活的路。

耐心释疑迎难栽绿植换得居民信任

工作中不断摸索,也遇到很多棘手问题。刚担任书记最初几年,吴亚琴想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修路,当时社区工作人员只有四位,而其中一位身患疾病,体力不支,还有一位年岁已高,她就带着剩下的工作人员先去栽树。城建科长告诉她办事处那里有多余的树苗,于是她带领居民去办事处借了树苗。“我早晨三四点钟去,如果赶上雨天,从头顶浇到脚跟底儿都是水,栽树苗的地方原来是一个大坑,回填的都是建筑垃圾,挖到很深都没有细土,是我们一袋一袋从外边大河坝居民种地的地方取土回来。”回忆栽树苗的经历,吴亚琴记忆犹新。

2004年,有70天没有下雨,吴亚琴就一盆又一盆地放水去浇树,有些居民说她在瞎张罗,认为栽的丁香树有毒。这话钻进亚琴的耳朵,她说当时感觉自己一颗滚烫滚烫的心被浇了一盆凉水,“不理解,我可以去给居民们解释。”吴亚琴耐心向居民解释树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的,个别居民感到理亏,便“威胁”她下回换届不选她。吴亚琴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后来在换届的时候,还主动去找那位居民参加选举,吴亚琴将当时他说的话复述了一遍,那位居民听到后说:“我不选你我选谁呀,就你愿意为我们办点实事。”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吴亚琴心里所有的委屈都化为乌有。

秉公办事脚踏实地做事群众心里有杆秤

吴亚琴要把楼下修成方砖路的时候,当时楼下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棚子,为了让百姓心服口服,她毅然决定拆三小先从自己的同学开始,她第一个带着铲车去铲,以至于她所有的同学三年都没有理她,她看到同学都去聚会,却唯独没有自己,她说:“那个时候我觉得挺难受的,好像我就做了一个这样的芝麻官,我就成为了一个女包公六亲不认,那种孤独感和不被理解的感觉,至今我都感觉到特别难受。”经过三年这个小区有了一定的改变以后,同学们渐渐理解了她的难处,后来她那位同学身患胃癌,她每天都去看他,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弥补心中的歉意。

吴亚琴说:“一个人只要脚踏实地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群众的心里是有杆秤的。”

真情调解社区中为民化干戈

在吴亚琴刚来的五年,整个家属区有86个老人是丧偶老年妇女,其中有67位没有工资收入,当时子女工厂不给开支,一家人就没有生活来源。吴亚琴当时只是一名专职的人民调解员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但她觉得自己有义务来帮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她找到民政科,去问这些人是否具备领低保的资格,民政科的工作人员确定这些老人可以领低保,她便赶紧张罗为这些人办理低保,一个月七八十块钱虽然不多,但却给老人们解决了很大问题,也避免了家庭因为钱的事出现摩擦矛盾,促进了家庭和谐。

担任书记一职后,人民调解的工作也一直在她手里,有一次她去买早餐回家的路上,听见楼上有一户夫妻在吵架。她摆出事实对着男人说道:“你看你媳妇多能干,你不干活不也伺候你吗?给你洗衣服做饭,那你们俩怎么就不能好好过日子呢?”最终居民看到吴亚琴早饭都还没有吃上就来帮忙调解,再认真想了想她的话,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决定不再吵下去。

刚开始社区里有20多名刑释解教人员,吴亚琴和他们说:“我虽然不能包揽天下,但一件一件事我能帮你多少就帮你多少,我来帮你找渠道。”最终吴亚琴感到很自豪,这些人不但没有重新犯罪,而是都成为了社会的积极力量。现在吴亚琴将巡回法庭、三官一律和妇女维权直通车引进社区,这些努力都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果。

暖心服务感动老党员搬来养老

“谁家有啥为难事,吴书记不用我们来找她,只要她听说了,就会主动上门找我们。”长山花园社区居民李杰说,共事多年,她对吴书记关爱群众印象深刻。“我们有个老人叫马庆生,老人当时突然得心梗了,住进医院了。吴书记放弃自己休息时间,给这位老人做饭,并且亲自喂这位老人。因为他是孤寡老人,一直到社区工作人员到了,她才回社区工作。我们社区这么多年之所以成为优秀社区,与吴书记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唐大爷女儿住在长山花园社区,女儿经常对老爸说:“您到我这来住几天吧,我们社区可好啦!”唐大爷来了后,从两个细节感受到女儿说的“好”:一是理发、刮胡子不花钱,二是每天都能看到免费的当日报纸。唐大爷是党员,觉得自己享受了社区这些服务,就该为社区做点啥。他看见社区服务中心放置的便民伞坏了,就拿来工具,把伞全部修好了。这下可好,居民把家里没舍得扔的旧伞都送来修。唐大爷乐呵呵地一干就是好几天,还干上瘾了,舍不得离开了。

这天,唐大爷找到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吴书记,我想把我的组织关系转过来,你看行不?”吴亚琴一愣,问:“您能在这里常住吗?”“能,这地方这么好,就是我想要的颐养天年的地方,我找这样的地方找了好多年了!”就这样,唐大爷变成了长山花园社区的常住户。

被群众需要幸福引领示范社区

如今的长山花园社区环境优美、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国家级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国家级学习型社区、长春市幸福社区创建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

一个社区变成一个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社区,同时人们的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通过社区的暖心的服务,感受到党和政府心系百姓。

“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我感悟最深的就是被居民群众需要,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吴亚琴说:“只有所有的社区都变得文明和谐,社会治理的任务才会得到圆满的完成,才会实现全面小康,最终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

在不断为居民创造幸福的同时,长山花园社区在这位“小巷总理”的引领下发挥着先进社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长春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妇女干部培训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区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交流基地,通过互通有无、共同提高,推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全面融合、高效联动,努力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记者手记:

一位用真情和爱心长期躬耕于社区的“小巷总理”,即便在矗立于城乡接合部,有着诸多困难和复杂问题的环境中,一种温暖的力量也会让和谐注入每个家庭,那种被居民需要的幸福感让吴亚琴带给了更多家庭的幸福和美满。

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吴亚琴一样的基层社区工作者,用平凡身躯集聚巨大能量,在社会发光发热,让一个个社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小家美满社区兴,社区和谐社会兴,社会稳定才能国家兴,这便是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工作所筑就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