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藏着个美丽乡村 ——双阳区太平镇小石村脱贫攻坚见闻
长春
长春 > 资讯 > 正文

山沟里藏着个美丽乡村 ——双阳区太平镇小石村脱贫攻坚见闻

道路宽敞了,设施完善了,乡村美丽了,村民富裕了,日子红火了,游客进来了……

统一的白墙灰瓦建筑风格,让村子显得古色古香。

统一的白墙灰瓦建筑风格,让村子显得古色古香。

小石村依水而建的花海。 本版摄影 孙建一

小石村依水而建的花海。 本版摄影 孙建一

道路宽敞了,设施完善了,乡村美丽了,村民富裕了,日子红火了,游客进来了……

双阳区太平镇小石村,这个处在半山的贫困村,在包保单位的帮扶下,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村的帽子摘掉了,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美丽田园。9月29日,脱贫攻坚采访小组走进小石村,探访它旧貌换新颜的背后故事。

生态美 小山村成景点

驱车驶向位于半山坡上的小石村,干净的柏油路随着山势起伏蜿蜒而上,道路两侧太阳能路灯一个接着一个。车辆停在村委会门口,对面就是波光粼粼的小石水库,水库旁边,是一大片五彩缤纷的花海……走进村庄,统一的白墙灰瓦设计,让村子显得古色古香,休憩凉亭、滨水环廊、绿化苗木等景观交相辉映,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小石村多为山地坡地,过去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村集体经济一直很薄弱,是典型的贫困村。”小石村村干部感慨地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村里先后通过村路维修改造工程、文化仿古墙建设工程、文化广场建设项目、绿化美化工程,让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走进小石村3社,2000延长米的仿古墙设计,更是增添这里的文化底蕴,白墙灰瓦、小桥流水,让人仿佛走进江南小镇。

“我们这里也有夜市,也能喝啤酒、吃烧烤。夏天晚上,广场舞也是最聚人气儿的活动。”村党支部副书记冯玉莲向记者讲,这里新建了文化广场,晚上可热闹了,附近村庄的人也来这儿凑热闹。

环境变美了,小石村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变,“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评比活动让村民养成讲卫生、爱环境的好习惯,3户“美丽家庭”、4户“干净人家”、3户“最美家庭”脱颖而出成为村民学习的标杆。走进“干净人家”示范户孙贵家中,小院干净整洁。“以前总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很多城里人开始羡慕我们的小院了!”孙贵说。

记者在村委会的荣誉墙上看到,小石村2019年10月被评为长春市美丽乡村示范村,11月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2月被评为吉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20年6月被评为吉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景生钱 “民宿经济” 火了

“老支书家”“三胖家”“村花家”……这一系列极具东北民俗特色的名称,就是小石村的东北民宿的“门牌号”。走进民宿里,木椅和窗棂自然简约,东北大炕更是体现地域特色,淋浴间24小时有热水供应,电采暖、电热炕,干净舒适的程度不亚于星级宾馆……

“我们这里的民宿可受欢迎了。”在民宿打工的村民周绍有一边拖地一边说。为了迎接十一假期的到来,他已经忙活了好几天,从院落里的小菜园到屋里的地面、厨房、卫生间,他已经擦了好几遍,“必须干净利索地迎接大家到这里游玩。”说着即将到来的假期,周绍有特别开心,每天干着服务员和保洁员的活儿,让他在家门口就能拿到每月2500元的工资。

小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敬涛介绍,小石村原来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产业相对比较单一,经济基础薄弱,人多地少,资源相对匮乏,让这里成为省级贫困村。如何改变贫困的面貌?“让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敲门砖’,让美丽生态成为游客接踵而至的‘吸金石’。” 这成为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共识。

地处长春南部半山区的小石村依山傍水,5座山峰亭亭玉立,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小石村引入万龙控股集团,共同组建万龙小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乡村经济,重点将乡村民宿游、观光度假游、农事体验游、乡特美食游、民俗文化游作为旅游开发的主题,打造“乡村休闲+民俗+旅游观光”的山野桃花源,通过旅游观光、采摘、餐饮、住宿等一条龙的旅游服务体系,不仅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开“宾馆”当老板,民宿经济的利润也成为村集体一笔重要的收入来源。这几年小石村的村集体收入快速增长,从2016年5万元、2017年10万元、2018年17万元,一跃增加到2019年的50万元。

同致富 百姓共奔好日子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石村大步发展的时候,贫困户也迎来春天般的暖阳。通过围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结合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实施一事一议帮扶脱贫一批等措施,小石村制订具体帮扶路径。2016年年底,全村17户贫困户28人实现全部脱贫,2017年各项指标均达标,整体退出贫困村行列。

走进曾经因病、因残致贫的村民李春有家,他正在忙活着弄猪食,看着6头大肥猪,他满脸喜悦,再看看牛棚里的3头牛,还有100多只鸡鸭鹅,更让他信心十足。多年前,李春有因为腰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让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难,自从得到扶贫支持后,一家人通过发展养殖业让生活上了台阶。“现在日子好过了,每年还能拿到分红钱。”李春有的妻子陈艳春说。

“我两侧的牙都坏了,村里帮我联系医院免费镶牙,听力有障碍,还给我配了助听器。”今年80岁的村民高明才说,村里给交了保险,如今自己有养老金,还有集体经济分红的收入,已经让他生活无忧,村里还安排老人的儿子到村上干活,守在家门口打工赚钱还能陪伴老人。

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村民们满意了,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还有着更长远的追求。

在去村民家走访的途中,张敬涛说:“连着下了几场大雨,别看现在这条路有点泥泞,但这可是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前边的山下,未来要建成咱长春的雪乡。”

2018年,小石村编制完成《小石村旅游产业规划及村庄规划》,在空间结构上,打造“一环、三脉、双心”,即田园景观大道,西部丘陵探险、南部高山悠养、中部活力山林,万龙湖(小石水库)服务核心、南部农林活动核心;在功能分区上,打造森林、水上、趣味、农业4个亲子活动区及农业景观展示区、游客集散核心区、旅游配套服务区、湿地活动区;在旅游景观上,倾心打造“小石八景”,即湖区水面景观、南部湿地景观、河流特色景观、东北特色民居景观、炮顶子山森林景观、插旗山森林景观、北部稻田景观、多彩花海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