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逐浪创新蓝海 为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蓄力赋能

长春新区:逐浪创新蓝海 为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蓄力赋能

创新是形成制胜未来新优势的关键。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如何发挥“硬核”产业竞争力?如何更好地担负起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长春新区深知,只有坚持创新引领,才能在加快推动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道路上赢得先机,闯出新路。

今年以来,长光卫星技术公司连续生产,共计出厂16颗卫星,通过“一箭五星”“一箭八星”连续成功发射入轨。“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经达到54颗,建成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日前,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携全自主研发的Micro/Mini LED最新创新显示技术产品及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2022年欧洲视听设备与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展,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云集的行业盛会上一展风采。

同样,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公司、海谱润斯科技公司等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推进生产运行。

“我们的试验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科研人员正不断创新生产工艺,努力在新材料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在吉林长玉特陶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特种陶瓷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表示,春节之后,他们就在全力科技攻关。

特色产业枝繁叶茂,创新主体逆势前行。长春新区项目推进“加速度”的背后,一个个高品质科创空间,为创新创业成果生长提供着丰沃的土壤。6月21日,长春新区举行“摆渡”创新创业品牌发布会,复制推广摆渡创新工场的理念和模式,利用孵化器的聚集效应,吸引更多产业链、创新链相关联的初创期优秀企业聚集在孵化器内创业,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企业群体。聚焦创业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长春新区正以科创孵化器为培育载体,建苗圃、育森林,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供给。

走稳创新路,在创新中继续“赋能”新区未来。长春新区构建环吉大双创生态圈,建设创新生态一流的“科、教、创、产、服”协同创新示范区;加快落实与中科院长春分院及光机所、应化所、地理所的合作协议,引进落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应用前景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布局航天信息产业园、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医疗器械科技园、长智光谷等专业园区;按照“一院一公司”模式与省科技厅共同把“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打造成全省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科研机构发展新样板。

下好“先手棋”,提升创新策源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培育计划,鼓励企业以自建、共建等方式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力争实现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开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试点,构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链条,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原创技术、原创产业的转化。加速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吉林大学长春技术转移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支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努力在发展上挑大梁,在创新上担重任,在改革上探新路。锚定未来,长春新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面落实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市委“三中心三强市”“六城联动”新发展格局,在全面推进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新区作用,贡献新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