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向北”点亮“文化吉林”

“书香向北”点亮“文化吉林”

五月的春城,繁花似锦。

140余场精彩的文化活动在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行,涵盖中俄美术家主题油画展、宣讲比赛、名家访谈、阅读推广、非遗技艺展示、行业论坛、研学体验……

近700家文化企业齐聚春城,450万人透过书博会,“阅读”东北、体验东北、“畅游”东北,相关信息、话题累计曝光量68.98亿次。

书博会——这张“东北文化新名片”何以引流?何以倾城?何以持续“破圈”?

文化赋能,方能历久弥新。

“全明星阵容”:从阅读到“悦读”

“国际书店展区,就像一个汇聚全球文化的宝库,这么多的国际原版图书与文创产品,读书人可以‘大快朵颐’了!”

“在内蒙古展区可以看到《中国蒙古族服饰》《内蒙古植物志》《“黄河几字弯”的韵味丛书》等精品著作,回味悠长,对于爱书人来说,是件幸事。”

“在浏览新书的同时,集了至少200个印章,不虚此行!”

5月15日,第二届东北书博会开幕后,多个社交平台上掀起了打卡东北书博会的热潮,众多书友网友的喜爱和赞美溢满屏幕。

这是一场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出版发行界携手打造的区域品牌文化盛会,较首届全面焕新升级,更得到近700家国内大型出版企业和知名文化机构鼎力支持,一大批中字头、国字号、人民牌、新华系出版发行企业参展,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知名文化机构重磅登场,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安徽、天津等区域劲旅,携地域文化IP精彩亮相。全国城市出版社联合体、知名高校出版社和民文出版机构都设置了特色鲜明的展区,堪称中国出版界的“全明星阵容”。

“全国城市出版社联合体展区让人耳目一新,17家副省级城市出版社展示了各自文化和特色,还设计了与城市相关的建筑LOGO。”长春出版社总编辑李春芳表示。

“我最喜欢的是全国高校出版展区,这是我在以往的图书展会上没有见过的。有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20余家高校出版社亮相,让我们能尽览高校学术风采,过瘾又实用。”吉林建筑大学教师刘国刚说。

“东北书博会将对重塑和提升东北地区文化影响力起到极大的助力作用。我们通过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表达,为东北书博会注入了独特魅力,从而吸引更多读者走进东北书博会,引领大家从阅读到‘悦读’。”吉林省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高锋说。

长春人火热的购书热情让内蒙古展区相关负责人印象深刻,“吉林的文化氛围很浓厚。工作日时,很多读者都是下班后专程来选书。休息日时,全家男女老少一起逛展会,都是满载而归。”

全民阅读氛围浓厚,书香浸润千家万户。近几年,吉林省扎实推进“书香吉林”建设,全省共有1034家实体书店,50家市县新华书店,每年启动“书香阅读季”,仅去年全省就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7700余场次。

“我们充分整合吉林省的文化资源和优势,策划具有东北特色的创意展区,分会场选址包含各地的文化新地标,如这有山商业综合体、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等,进而为城市文化赋能,扩大东北地区文化影响力。”高锋说。

名家荟萃:思想碰撞酣畅淋漓

“同一天见到三位作家!毕飞宇、刘醒龙、班宇!毕飞宇老师是第二次见了,今天才知道毕飞宇不仅热爱写作,还热爱健身,真是自律!”

“一直很喜欢《漫长的季节》,今天有幸在东北师范大学见到作家班宇,听他们聊聊《漫长的季节》,很受启发。”

“今天去东北书博会上购书,没想到能再次见到作家乔叶,聆听了她对文学的见解。”

第二届东北书博会期间,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时代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共同举办的“文学春天盛典”邀请了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刘醒龙、乔叶及青年作家班宇,围绕“用心书写用情创造”主题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与时代思考。作家们还走进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与在校师生们交流分享,将创作与生活的感悟编织成激励人心的精神长卷。他们的分享、交流与互动,不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激发了大家对阅读和创作的热情,也续写着东北文学的美好篇章。

本届东北书博会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140场(次),涵盖文学巅峰对话、产业前沿思辨、全民阅读狂欢、艺术跨界交流等多个维度。

时代文艺出版社与作家杂志社联合启动的“双栖绽放·吉林文学星云会”上,李发锁、宗仁发、任白、李师东等7位本土作家和编辑家、评论家就吉林文脉传承与文学创新各抒己见,王超(流浪的蛤蟆)、刘阳(冷光月)、林立强(紫箫)等10位备受读者喜爱的网络文学作家为构建吉林多元IP献智献策,传统文学与现代创作双向奔赴,文学热潮点燃东北书博会。

时代文艺出版社社长吴刚说:“吉林文学底蕴深厚、潜力无限,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届书博会上,文学名家荟萃,既有扎根本土的‘吉林派’作家代表,也有全国文坛极具影响力的重磅嘉宾,这种名家集聚的‘磁场效应’,既是对吉林文学土壤培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为本土创作者与全国文学资源的交融搭建了绝佳平台,相信会进一步激发吉林文学创作的活力,让东北书博会的文化名片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在文学思想领域,省作协主办的文学杂志《作家》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鲁迅文学奖。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战线》被学界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其“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2个专栏入选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这些期刊不仅是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的载体,也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数字化时代,碎片化阅读冲击着深度思考,但读者对优质精神食粮的需求从未减弱。文学如同黑土地上的根系,向下深扎历史脉络,向上生长时代精神。第二届东北书博会信息累计阅读量超5315.61万,营造了‘人人都是文化参与者’的浓厚氛围,在全国文化版图中,东北文化的辨识度会越来越高。”吴刚欣喜地说。

流量密码:从“慧民”到惠民

长白山为媒,油画为基,“巍巍长白——中俄美术家主题油画作品展”吸引众多美术爱好者驻足欣赏。“平时很难看到俄罗斯画家的精彩画作集中展出,这么高质量的画展免费开放,是学习的好机会。”社交媒体上,还有人兴奋地分享临摹画作的场景。

本届东北书博会,这样“慧民”体验有很多。

在文产非遗展馆内,一件“富瘦双全”的印章T恤只要39.9元,20元就可以体验拓印手艺,58元就能带走两张作品和一个相框。“太划算了!”观众王女士开心地说,“这件棉质T恤的印字是采用特殊工艺的印泥,颜色浓郁遇水不脱色,字体美观又大气!这种沉浸式的体验非常新奇有趣,让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在文创休闲区,《吉林全书》造型的翻盖冰箱贴为代表的“吉文尚品”文创系列赢得众多读者的青睐,大家反复开合端详,拍照留念。“文创产品,看的就是背后的文化价值,这些产品通过当代设计,让沉睡在古籍中的文字、凝结在非遗中的技艺,化作可触摸、可感知、可传播的现代文创载体,更好地弘扬东北地域文化。”吉林文史出版社副总编辑程明说。

“松花神韵”展区,集中展出松花石奇石、文创产品、松花砚等松花石工艺品数千件,价格从几十元到百万元不等,小巧精致的松花砚小摆件、小挂件、冰箱贴等,吸引众多观众选购、欣赏。“仅书博会第一天,就卖出了十几万,销售额比预期翻了三倍。”松花神韵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还推出了各种互动体验活动,只有让大家了解松花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赢得更多读者的青睐。”

“吉参专区”,我省11家企业携227款人参产品及多本人参主题书籍集中亮相。更有人参咖啡、云顶天宫人参奶茶、人参化妆品、人参礼盒“吸睛”且“圈粉”。“很多读者买的不是滋补品,是长白山人参文化、‘云顶天宫’的情结,消费者更多是为文化买单。”有关工作人员介绍。

主办方还推出多项惠民、便民政策,让读者心情愉悦逛展、购书,体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很开心、很舒心。轻轨站下车后,乘坐免费大巴直达会场。现场买书在打折的基础上还能参与减免。拿不动的图书还可以包邮到家!”

“买书的人太多了!减免的券全被领空,主办方当即决定所有图书和商品参与5折、6折、7折活动!晚来的读者也有福了,真的很人性化,点赞!”

本届东北书博会的办展时间从首届的3天延长到5天,继续开通“夜场”,5月15日至18日闭馆时间延至晚8点。同时推出“一免+八重优惠”大礼包,书博会全程免门票,展场图书让利销售、消费满减,政府和相关部门发放文化消费补贴,力争通过书博会平台,让好书走进千家万户。

过去,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近年来,我省深入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长白山“新三宝”——人参、矿泉、松花砚应运而生。

未来,随着我省深入挖掘吉林历史文化文脉,对东北文化进行深度系统地研究,将打造出更多富于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IP,不仅能让吉林的历史与现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扩大东北文化影响力,更能为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形象升级提供持久动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塑城”的多重目标。

五月的春城,因书香浸润而愈发温润厚重。第二届东北书博会的圆满落幕,并非终点,而是东北文化乘势“破圈出海”的崭新起点。文化赋能的力量,不仅闪耀在本届书博会的五个日夜,更应如春风化雨般,让每一个平凡日子都成为全民共享的“读书日”,让每一寸黑土地都浸润在文化的滋养中,孕育出更为丰饶的精神沃土。(孙春艳 纪洋)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