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应用示范基地

“大金球” 本组图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 摄
每当汽车、轻轨8号线驶入长春新区北湖开发区时,一座璀璨的金色球形建筑屹立在北远达大街上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长春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它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金球”。
这座寓意“向新向质,落地生金”的建筑,共6层、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首期重点打造的1-3层已投入使用,1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正源源不断释放着创新活力。自运营以来,“大金球”成果斐然,累计发布科技创新成果1827项,展品规模持续扩容至1350件,新增展品350余件,全方位展现着长春科创领域的蓬勃生机。
走进“大金球”一楼,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互促氛围扑面而来。五大功能岛各司其职,构建起全链条服务矩阵: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提供技术合同登记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岛的专利预审绿色通道将申请周期从18-24个月压缩至3个月,科技金融服务岛通过“政园银担”试点降低企业融资门槛,科技人才服务岛搭建起人力资源对接桥梁,法律服务岛则汇聚专业机构提供法治保障。中庭与路演区的成果发布、项目路演、对接洽谈等活动不断,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在此深度交汇融合。
拾级而上,二楼的科技创新端堪称“智力高地”。通过长春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的创新机制,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1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此扎根,形成了科创成果生成、展示互动、转化交易的一体化运营场景,让实验室里的智慧结晶加速走向市场。三楼的产业创新端则是科技成果的“展示窗”与“转化场”,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光电信息等十大产业的创新成果集中亮相,线下线上双通道平台为企业搭建起对接交易的桥梁。吉林省人参科技成果(产品)展区独具特色,全方位展现着人参产业的创新突破;1:1还原CR400BF动车组驾驶台的模拟驾驶系统,让体验者从视、听、触、动多维度感受高速行驶的震撼,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模型、一箭41星模型等特色展品,更让人大开眼界。
目前,“大金球”四楼还创新落位了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应用示范基地暨全国首家“仿生机器人MALL”,加快打造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多生态融合样板。集中呈现了人形、四足、轮式等前沿仿生机器人的最新技术成果,更通过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康养陪伴等多场景沉浸式体验,让公众直观感受“人工智能+机器人”对生活与产业的变革力量。“仿生机器人MALL”集展示体验、教育科普、销售租赁、社群交流于一体,已成为仿生机器人技术示范与大众科普的双向窗口。
据了解,“大金球”诚邀企业和团体洽谈合作,参观预约、活动场地使用。同时,“大金球”内一些场地之后也会根据情况陆续向市民开放,市民可关注“科创金球”公众号动态信息进行预约。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
来源: 城市晚报